全球市場金融週報 2025年9月第一週(9/1–9/5)

全球市場金融週報

2025年9月第一週(9/1–9/5)

2025年9月第一週,本週焦點在美國關稅與司法進展:上訴法院判多數關稅違法但暫緩至10月,美日達成協議,美降汽車稅換投資與農產採購。黃金因避險與降息預期創高,期貨破3,580美元。Google反壟斷與隱私裁決增加合規成本,雖未被拆分股價仍漲。美撤銷台積電對中授權,供應鏈去風險化升級。美就業降溫、通膨黏,Fed 9月降息機率近97%。整體政策與地緣風險推升避險,宜配置科技、黃金與中期公債。

資料來源:BBC News、NASDAQ News

 

1) 本週焦點:

  1. 關稅體系進入司法與政策雙重關鍵期:美國上訴法院裁定多數「對等關稅」違法但暫緩至10月中,白宮已上訴至最高法院;同時小額免稅(de-minimis)暫停持續擾動跨境電商與物流。
  2. 美日達成貿易協議:美方將日本汽車關稅自27.5%降至15%,換取東京承諾5,500億美元對美投資與農產品採購。
  3. 黃金創歷史新高並維持高檔震盪:避險需求在關稅不確定、對聯準會(Fed)獨立性疑慮與降息預期下推升金價;週中現貨觸及3,508.5美元/盎司、期貨高點約3,585–3,594美元。
  4. 大型科企監管週:Google反壟斷與隱私裁決:美法院限制Google排他合約並要求開放資料共享、未強制剝離Chrome;另就隱私訴訟遭判罰4.25億美元。Alphabet股價因「未被拆分」的利多而飆升。
  5. 地緣科技鏈:TSMC對中出貨許可被撤:美方撤銷台積電向中國廠輸送美國技術的一般授權,雖對財務影響有限,但象徵半導體供應鏈去風險化升級。

 

2) 深入分析:

  1. 關稅與法律戰:兩種路徑、同一不確定性來源

為何現在? 上訴法院以IEEPA不足以授權普遍課徵關稅為由,裁定多數「對等關稅」違法,惟出於程序公平暫緩至10月中,留時間給最高法院接案;鋼鋁關稅(基於他法)不受影響。行政策略同時推進「暫停小額免稅」以堵住跨境低價品免稅入口。
過程與脈絡:行政端以固定費或原產地稅率兩軌處理小包裹清關,導致歐亞郵政與平台短暫停寄、商家縮表與拉長交期。司法端若最高法院受理,現行關稅可能延續;若不受理或維持違法,關稅體系恐快速回撤並引發退稅/追溯爭議。
市場結果:供應鏈下單與定價延後,零售、機械、汽車等對貿易敏感板塊風險溢酬上升;咖啡、海鮮等特定品類因50%關稅面臨內需漲價與進口替代。(美巴西咖啡、印度海鮮轉向中國與歐洲供應鏈重配)

  1. 美日協議與「選擇性寬嚴」

為何能成局? 在對部分貿易夥伴加大關稅壓力同時,華府對盟友採差異化寬待:降低汽車關稅換取大規模對美投資與農產採購承諾。
後果:日系車廠不確定性下降,日股汽車鏈走強;但企業仍需評估其他全球關稅對整體成本的淨效應。

  1. 黃金狂飆的三根支柱

原因:① 關稅/政策不確定→避險;② Fed獨立性被歐洲央行直指為全球系統性風險;③ 9月降息機率走高、真實利率下滑。結果是現貨創高、期貨續攻,且中印實需並未因高價降溫。

  1. 科技監管:「不拆分」的代價是資料開放與罰款

進程:反壟斷裁決禁止排他合約並要求向合格競爭對手共享搜尋資料,投資人解讀為「最壞情境排除」,Alphabet股價大漲;隔日隱私案判罰凸顯數位廣告與AI時代的合規成本將成長期資本性支出
中期效果:壟斷租金可能邊際收斂,但確定性提升利於資本開支與AI商模落地;同業亦面臨類似合規門檻外溢。

  1. 半導體地緣風險再升級

事件:TSMC對中一般授權撤銷,雖主要影響成熟製程且財務衝擊有限,但訊號意義大於數字:美中技術脫鉤制度化,供應鏈合規成本與在地化投資比重提升。

 

3) 全球市場總覽:

  • 股市:週中在美債殖利率回落與美元轉弱帶動,美股回升(S&P 500、Nasdaq分別+0.5%、+0.8%);週末在降息預期加碼下續漲(S&P 500 +0.84%、Nasdaq 100 +0.93%)。歐股小升,陸股受貿易與地緣不確定拖累回落,日股因汽車關稅利多走強
  • 利率/匯率:美10年公債殖利率自88–95%擴至~97%。美元指數週中轉弱、週末小升;歐元受德國通膨與ECB通膨預期支撐,日圓仍以利差為主線。
  • 商品黃金創高,白銀受工業/資金雙驅動相對強勢;WTI回落超2%後續處整理;農產品分化(小麥偏弱、玉米/黃豆受出口支撐)。

 

4) 經濟數據解析:

美國

  • 通膨與支出:7月核心PCE 2.9% y/y(五個月高),個人支出**+0.5% m/m**續表韌性——顯示「通膨黏、需求未失速」的組合。
  • 景氣動能:Chicago PMI降至41.5、ISM製造48.7仍在收縮區;但ISM服務業52.0觸及六個月高點、Q2生產力上修至**+3.3%、單位勞動成本降至+1.0%**,「製造弱、服務撐」的分化未改。
  • 就業冷卻:JOLTS職缺降至718萬(10個月低)、ADP新增僅**+5.4萬**、初領失業金升至23.7萬——為預防性降息提供條件。
  • 褐皮書:多區呈「持平至小幅走弱」,消費偏軟且見關稅導致投入成本抬升

歐洲/德國

  • 德國HICP 2.1% y/y、零售銷售**-1.5% m/m**,ECB調查顯示1年/3年通膨預期2.6%/2.5%,利率短期難以大幅轉鴿

日本

  • 東京CPI 2.6% y/y、失業率2.3%、服務業PMI 53.1;在外需雜音下,內需具韌性、政策正常化循序為宜。

 

5) 市場展望:

股票

  • 結構:在降息概率高與折現率回落下,品質成長/大型科技仍具相對優勢;惟Google裁決的資料開放義務意味中長期護城河邊際收斂,評價擴張需盈利驗證。半導體鏈短線受AI資本開支節奏與對中合規不確定拉鋸(TSMC事件)—建議聚焦具現金流與供應鏈議價力的受惠環節(先進封裝、網通/供電解決方案)。
  • 風險:關稅傳導的成本再通膨、司法結果引發的政策斷崖、全球PMI再度惡化,均可能觸發二次評價修正。

債券

  • 基本情境:9月降息25 bps為基線、10月再降息機率約半;曲線以5–7年期相對占優。風險在於「政策獨立性」噪音推升期限溢酬
  • 歐債:Bund/Gilt跟隨美債偏多,惟英國長天期殖利率先前攀至多年高位,財政可信度仍受檢驗。

總體

  • 美國軟著陸仍可期:服務撐住成長、就業降溫避免過熱;但關稅/供應鏈/監管等制度性不確定擴大結果分散度。

原物料

  • 黃金:在政策與地緣避險下維持「逢回偏多」架構;若美債實質利率意外抬升或美元急升,需提防技術性回檔。
  • 能源/農產品:WTI在成長憂慮與庫存再平衡下區間震盪;農產品分化主導,短期對超市通膨有邊際舒緩。

外匯

  • 美元:短線受「降息預期↑ vs. 風險偏好波動」拉扯,基線為高位偏弱震盪;歐元逢回有基本面支撐,日圓仍取決美日利差。

 

6) 結論:

  1. 政策不確定為主線:關稅司法進展與Fed獨立性爭議,是資產定價的核心變量;配置層面宜保留政策保險(黃金/高品質長天期債)。
  2. 成長—防禦「雙槓」:在降息前夕,品質成長(大型科技/AI基礎設施的現金牛)與醫療/公用等防禦並行,以對沖風險事件。
  3. 供應鏈區域化加速:TSMC授權撤銷、美日協議落地,強化在地化與合規投資主題;評估拉美資料中心/新能源/基建日本汽車鏈的中期機會。
分享你的喜愛
亞太投顧編輯群
亞太投顧編輯群
訂閱
通知關於
guest
0 留言
回饋意見
查看所有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