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每週要聞摘要
- 科技巨頭蘋果與亞馬遜大規模撤離中國製造供應鏈:轉向印度與越南以避開美國新關稅。
- 川普關稅戰持續升溫,美中貿易關係持續惡化:中國要求無條件撤關稅;美國關閉“de minimis”免稅門檻衝擊Shein與Temu。
- 美國經濟陷入衰退陰影:2025年第一季GDP萎縮0.3%;製造業指數與就業數據雙雙惡化。
- AI競爭升溫:OpenAI進軍電商領域挑戰Google與Amazon壟斷,成為AI商業應用轉捩點。
- 英國零售業面臨重大資安危機:Harrods、M&S、Co-op等遭受協同勒索攻擊,重創線上銷售。
二、重大新聞深度分析
- 供應鏈重新配置:科技巨頭逃離中國
蘋果和亞馬遜因應美國額外近9億美元的關稅成本,宣布把大部分美國市場的製造移至印度與越南。這是全球科技製造重心自中國撤出的具體證據,也代表中美脫鉤加速。對全球供應鏈、電子代工產業將產生深遠影響。
- 關稅戰與新政打擊跨境電商與實體經濟
美國關閉de minimis 800美元以下免稅進口政策,將重創中國電商平台如Shein與Temu的商業模式,消費者將面臨每年高達300億美元的潛在成本轉嫁。同時,美國與中國間的貿易談判陷入僵局,並出現象徵性對抗如中國取消波音訂單。
- 全球經濟數據全面惡化
美國ISM製造業指數降至48.7(收縮區間),失業救濟申請達241,000人創兩月新高,就業市場疲弱;Q1 GDP年化收縮0.3%,為三年來首次負成長。歐洲經濟信心指數下降,通膨預期卻上升,顯示停滯性通膨風險加劇。
- AI與零售雙重震撼
OpenAI透過ChatGPT引入商品推薦與搜尋功能,改寫數位廣告與搜尋生態;而英國零售業如M&S則遭遇重大資安威脅,揭示全球零售IT基礎架構脆弱性,企業面臨聲譽與營收雙重風險。
三、全球市場回顧
股市表現
美股於5月初表現強勁,科技巨頭財報利多推動S&P 500上漲+0.63%、Nasdaq 100飆升+1.10%。歐洲股市亦受惠於貿易緩和與降息預期,但整體仍受成長疲軟與通膨擾動。亞洲市場中,日本股市因BOJ維持利率與下修預測而上漲。
債市動向
美國10年公債殖利率於5/1升至4.229%,顯示市場對Fed短期降息可能性持保留態度。歐洲則幾乎全面預期ECB將於6月降息25bps,導致歐元區債券殖利率趨穩甚至下行。
大宗商品
黃金因美元走強與風險情緒改善下跌2.92%;石油價格持穩,受中東局勢與產油國政策牽動;咖啡與糖價格重挫,顯示全球農產面臨庫存與供給壓力。
外匯市場
美元指數走強至兩週高點,受惠於全球不確定性與相對利差;歐元受制於歐洲經濟疲弱;日圓則因避險需求減弱而走貶。
四、經濟數據解析
指標名稱 | 數值 | 解讀 |
Q1 美國GDP | -0.3% | 貿易與投資拖累所致,消費支出成長放緩 |
ISM製造業指數 | 48.7 | 雖優於預期但仍處收縮,顯示製造業承壓 |
初領失業救濟 | 241,000 | 連續兩月上升,勞動市場明顯轉弱 |
歐元區經濟信心 | 93.6 | 四個月低點,企業信心下滑 |
CPI預期(歐洲) | 1年: 2.9%、3年: 2.5% | 通膨預期上升與景氣下滑形成政策困境 |
五、市場展望
股市
儘管經濟數據疲弱,科技巨頭財報支撐短線多頭氣氛,但中期仍須留意獲利下修風險與地緣政治變數。預期美股將呈高檔震盪,關鍵區間為S&P 500(5,050–5,250)。
債市
若非農就業或PCE數據轉弱,美債殖利率或再度回落。建議關注美國與歐洲的通膨與就業資料,以評估下一步降息節奏。
原物料
黃金多空交戰,需觀察中美關係發展;油價短線受控於OPEC與伊朗出口消息;農產品波動加劇,尤其糖與咖啡因供應過剩下行風險增大。
外匯
美元中線偏強,短期波動看非農與PCE。歐元與日圓易受政策與資金流影響,建議短線操作靈活。
六、結論
本週金融市場雖由科技股與貿易對話緩和所激勵,但整體基本面顯示出日益惡化的成長動能。關稅政策、資安風險與央行獨立性等因素正構成多重壓力。未來一週美國的非農就業報告、通膨與PCE資料將決定市場風向。建議投資人維持靈活防守,配置重點可放在:
- 防禦型股票(如消費必需品、AI基建)
- 高品質債券
- 選擇性農產品與避險商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