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球市場金融週報
2025年8月第二週(8/4–8/8)
本週美國加碼對印關稅至50%,並威脅次級制裁,推升通膨與供應鏈再在地化壓力。英國央行降息至4%,貨幣政策分歧擴大。Apple宣布在美投資1,000億美元換取關稅豁免,推動科技供應鏈重組。美國就業降溫,市場押注9月降息。美—阿聯「Stargate」合作突顯AI地緣政治升溫。美股科技抗跌,歐股受政策支撐,亞股受關稅影響承壓,美元短線走強,新興貨幣偏弱。
資料來源:BBC News、NASDAQ News
- 本週焦點
(一)美國關稅攻勢全面升級、對印加碼至 50% 並威脅「次級制裁」:美國先啟動 10% 全球最低關稅、對多國課以 10–50% 不等關稅;本週再把對印度關稅加總到 50%,並放話若俄烏停火未達成,將對與俄羅斯交易的國家祭出 100% 次級關稅,全球供應鏈與通膨再度承壓。
(二)英國央行(BoE)降息至 4%:在成長停滯、就業轉弱而通膨仍高於目標的情況下,MPC 小幅降息並釋出謹慎語氣,英鎊走勢與金邊公債殖利率分化。
(三)Apple 宣布在美追加 1,000 億美元投資、換取關稅豁免與供應鏈「回美」:作為回應美國可能對外製晶片課徵 100% 關稅的策略,Apple 承諾擴充美國生產與資料中心,市場解讀為科技供應鏈重整的關鍵里程碑。
(四)「AI 地緣政治」加速成形:美—阿聯『Stargate』超級算力園區:海灣國家轉向「算力即能源」的戰略定位,與美系供應鏈深度綁定,對中系科技影響加劇。
(五)美國就業降溫與數據公信力爭議:7 月非農新增僅 7.3 萬,前值大幅下修;總統開除 BLS 局長引發政治干預統計之疑慮,市場押注 9 月聯準會降息機率大幅走高。
- 深入解析:
2.1 關稅與地緣經貿:從「全球最低 10%」到「對印 50%、威懾 100%」
機制:美國以單邊關稅與次級制裁鎖定俄羅斯能源資金鏈,並對貿易順差國家與盟友同步施壓;東南亞多國在談判壓力下簽下接近 15–20% 的「折衷關稅」。
傳導:輸美成本墊高 → 企業利潤被擠壓 → 通膨黏著度上升與全球需求降溫共振;同時供應鏈為避險而「再在地化」。
受害與受益:韓系美妝、台韓電子等出口板塊承壓;部分受惠於「回美投資換豁免」的美國在地製造與基礎設施鏈條相對受益。
對印度:能源安全與對美關係的拉扯加劇,若次級制裁落地,外資風險溢價與匯率壓力恐上升。
2.2 Apple「資本換確定性」:供應鏈戰略重排
邏輯:以 1,000 億美元 CapEx 為代價,換取晶片與關鍵零組件的關稅豁免與政策確定性;搭配美國本土材料與零組件採購,逐步降低亞洲製造曝險。
結果:短期改善政策風險折價、帶動大型半導體鏈與設備股風險偏好回升;中長期將推動「美國—墨西哥—越南」等多節點生產網絡。
2.3 貨幣政策分歧:BoE 先行寬鬆、Fed「數據依賴+通膨擔憂」
英國:在通膨仍 4% 情境下降息至 4%,MPC 內部對後續路徑保留分歧,英鎊短線偏強、金邊殖利率邊際下行。
美國:就業降溫、ISM 製造 48;市場對 9 月降息定價升至逾九成,但關稅導致的輸入性通膨風險使決策更複雜。
2.4 「算力即外交」:海灣 AI 聯盟的戰略含義
美—阿聯大規模算力合作把資本、晶片與雲端基建綁進同一陣營,對中系 AI 供應鏈形成長期位移壓力,並為美方在「能源+科技」雙線戰略提供槓桿。
- 全球市場回顧
股市:週初在上週五「關稅+就業」陰影中明顯風險趨避;週二憧憬 Fed 轉鴿與科技財報超預期,華爾街強勢反彈;週五收盤表現分化,Nasdaq 受半導體帶動相對抗跌。歐股受企業信心提振而走高,亞股則受關稅與地緣因素壓抑。
公債:美債殖利率先因「降息交易」快速下行,後受 30 年券招標疲弱回升;歐英公債在成長疲弱與 BoE 降息中偏強。
宏觀情緒:美國解讀「增長降溫+政策不確定」的混合訊號;歐洲工業產出下滑但外需尚稱韌性;中國進出口雙雙優於預期,對全球需求的邊際支撐增加。
- 經濟數據剖析
美國
• 就業/信心:7 月非農 +7.3 萬、失業率 4.2%;消費者信心終值下修,顯示家庭部門展望轉弱。
• 製造/服務:ISM 製造 48.0(9 月來低點);ISM 服務回落至 50.1,服務動能放緩。
• 就業領先指標:初領 22.6 萬、續領升至 197.4 萬創 2021 年來高點;生產力 +2.4%、單位勞動成本 +1.6%。
歐洲/英國
• 德國:6 月工業生產 -1.9% m/m,然出口與進口分別 +0.8% 與 +4.2%,外需仍具韌性。
• BoE:在 CPI 4% 背景下降息,Q2/Q3 成長預測僅 0.1%/0.3%。
中國
• 貿易:7 月出口 +7.2% y/y、進口 +4.1% y/y,補庫存與外需帶動。
- 市場展望
5.1 股票
基調:高波動、結構分化。美股短線視關稅政策明確性與 9 月 FOMC 走向而定;科技—特別是半導體鏈—受「在美投資換豁免」題材支撐,相對抗跌。歐股有望在政策不再收緊與企業基本面支撐下盤堅;印度股市將因外部壓力與能源依賴度居高而維持震盪。
策略:配置上傾向「質優+現金流穩定」的大型科技與防禦性成長,同時留意歐洲內需復甦受惠股;新興市場中,降低對印度/出口導向東亞之單一曝險。
5.2 公債
美債:數據轉弱與鴿派預期推動中期殖利率下行,但財政部供給壓力與關稅可能的通膨二次效應抑制下行空間。
英/歐:BoE 降息帶動金邊走強、德債小幅回落;經濟面偏弱使核心歐洲利率中期仍有下行斜率。
5.3 宏觀
美國:增長降溫+薪資韌性=「輕度滯脹風險」再升;若關稅持續,全球成長恐下修 0.3–0.5 個百分點。
全球:若普丁—川普峰會帶來停火框架,歐洲資產可望迎來「風險資產舒緩性反彈」。
5.4 原物料
能源:OPEC+ 9 月增產、烏俄停火期待與美對俄能源制裁威脅交錯,油價呈「上有政策、下有需求」的盤整格局;美印緊張可能改變亞洲油流。
農產與軟商品:小麥/玉米/黃豆受出口銷售與天氣題材支撐、但整體仍區間;咖啡在巴西出口減少與庫存下滑下反彈,糖受全球供給寬鬆壓抑。
5.5 外匯
美元:短線受相對高利與避險支持,中期受降息預期與數據爭議牽制;
英鎊:在降息落地後走強,但後續仍看實體增長是否回溫;
新興貨幣:印度盧比等受關稅與能源價格波動影響,風險溢價偏高。
- 結論與投資重點
本週市場主線清晰:貿易保護主導風險溢價、央行路徑出現分歧、科技供應鏈加速「回美—多節點化」。操作上建議:
- 以大型科技/半導體生態系為核心配置,受惠政策豁免與資本支出紅利;
- 公債部位採逢高拉長久期、逢回加碼核心歐英的機動策略;
- 商品以中性偏多能源、區間操作農軟;
- 外匯上持續逢低布局英鎊、降低印度與對俄鏈條暴露。
若 8 月後續外交促成停火雛形,歐洲風險資產與全球循環股有望迎來一波舒緩性反彈,但在政策仍多變前,風險管控與分散配置仍是上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