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球市場金融週報 2025年9月第二週(9/8–9/12)

全球市場金融週報

2025年9月第二週(9/8–9/12)

2025 年 9 月第二週,全球市場聚焦美國通膨回升與就業降溫並行,市場定價連續兩次降息。數據可信度受質疑,加劇政策不確定性。美推關稅升級與韓企稽查引發供應鏈摩擦。美股續創高,歐股分化,亞股反彈;債市牛式陡峭,美元偏弱,金價創高後持穩,油價受供給壓抑。

 

資料來源:BBC News、NASDAQ News

 

一、本週焦點

  1. 通膨再升+降息定價深化:美國 8 月 CPI 年增約 2.9%、核心 3.1%,屬「高於前值、符合/略高於預期」的再加速;同時初領失業金意外攀升、就業修正顯示此前誇估,市場仍完整定價 9 月、10 月各一次 25bp 的降息路徑。
  2. 數據公信力成為新風險:勞統局年度基準修正將過去一年非農就業下修 -91.1 萬,且監察長啟動對 BLS 產製流程的調查,短期增添「數據噪音→政策不確定性」風險溢價。
  3. 關稅升級路線:美方要求歐盟對中國/印度課徵最高 100% 關稅以壓縮俄羅斯戰爭資金——若推進,歐亞供應鏈與價格鏈條恐出現二次衝擊。
  4. 供應鏈與產業政策摩擦:美國對現代/LG 喬治亞電池園區的史上最大職場移民稽查,導致投產時程延後 2–3 個月,亦引發韓方對赴美投資之顧慮。
  5. 資本市場與產業事件回歸:Klarna 在美 IPO 開門紅、傳 Paramount Skydance 擬收購 WBD、Novo Nordisk 宣布 9,000 人裁減、JLR 網攻致全球停線——顯示「融資窗重新開啟」與「營運/資安風險」並存。

 

二、深入解析

  1. 宏觀與政策:再升的通膨、轉冷的就業、仍然「有條件」的降息

為何重要:8 月 CPI 再度走高,疊加就業修正與初領失業金跳升,呈現「通膨韌性+成長降速」的組合。
運作機制:通膨的黏性主要在服務與居住分項;就業面的疲態由修正與週度申請顯現,市場因此把降息節奏前移、幅度維持。
可能結果

  • 利率曲線:前端隨降息預期走牛;長端被需求與供給(發債)拉扯,10Y 於 ~4% 區間震盪。
  • 風險資產:股市維持對「溫和降息」的偏多解讀,但對盈餘敏感的循環股易受數據波動牽動。

補充:法院擋下撤換聯準會理事的嘗試,近期再度強化「央行獨立性」的制度底線,有助抑制政策干預風險溢價。

  1. 貿易與地緣:關稅槓桿與產業鏈外溢風險

為何重要:若歐盟跟進對中印關稅,歐洲製造與奢品面臨報復性風險,能源與中間材成本再定價。
運作機制:對俄資金壓制→轉以對其主要買家課稅;同時,美韓因移民稽查在 EV 供應鏈產能與簽證規範上出現摩擦。
可能結果:歐股風險溢價抬升、亞洲供應鏈資本開支延後,美國 EV 產能爬坡曲線右移至 2026–27。

  1. 市場機制與運營風險:IPO 窗口、媒體整併、醫藥成本、資安停線

為何重要:融資與併購的恢復,驗證資本市場風險承擔回升,但企業層面的成本與資安事件仍牽動估值折價。
運作機制

  • Klarna:規模化+信用風險控管成為成長金融科技的估值關鍵。
  • WBD 併購傳聞:債務結構、串流整合與監管審查將決定綜效。
  • GLP-1 競爭:Novo 以裁員控費,反映邊際競爭壓力與定價挑戰。
  • JLR 網攻:Just-in-time 的產線彈性終局取決於數位基建韌性。

 

三、全球市場綜觀

股票:美股在「通膨可控+降息可期」的組合下續創高,AI 相關與高品質成長領漲;歐股在政治與產業風險下表現分化;亞股由日股與中概結構性反彈帶動。

債券:美國 10Y 逼近五個月低點、曲線呈牛式陡峭;歐系公債在央行按兵不動下維持區間。

大宗

  • 能源:IEA 上調 2026 年供給盈餘、OPEC+ 持續規劃復產節奏,WTI 回落;沙國調降 OSP、浮艙庫存上升亦壓抑油價反彈。
  • 貴金屬:在降息押注與地緣雜訊下,金價本週前中段曾創歷史新高區,後段隨美債利率下行持穩。
  • 農產品:USDA 報告前後波動加劇,穀物偏多震盪;可可受西非天氣與庫存收斂支撐。

外匯:美元指數整週走勢「先彈後軟」;歐元受「歐央按兵不動、降息周期或告一段落」支撐,日圓對美債長端較為敏感。

 

四、經濟數據解析

  • 美國通膨與就業:8 月 CPI 2.9%/核心 3.1%、PPI 顯著放緩;初領失業金跳升至 ~26.3 萬,與 -91.1 萬的就業下修共同指向勞動降溫。市場據此完整消化「9 月+10 月各 25bp」的降息路徑。
  • 歐洲:ECB 按兵不動、語氣偏中性,暗示降息周期或已告一段落,對歐元區利率曲線有穩定作用。
  • 日本/中國:日本機械工具訂單轉強、為工業景氣提供下檔支撐;中國 CPI/PPI 顯示通縮壓力仍在,對全球商品需求構成下行牽引。

 

五、後市展望

股票

基準情境:在兩次降息預期與 10Y 近 4% 的利率環境下,品質成長與 AI 相鄰受益股維持相對強勢;若就業與通膨延續「溫和」路徑,市場廣度可望改善。
關鍵風險:關稅升級/數據公信力爭議、產業政策(移民/簽證)對單日波動與因子輪動的放大效應。

債券

基準情境:前端受降息定價推升,長端在需求與供給交互下區間震盪,牛式陡峭機率高;等待 FOMC 聲明與點陣圖明朗化降息節奏。

宏觀

美國:呈「通膨仍可控、就業降溫」→ 以保險式降息支撐軟著陸的路徑;留意數據修正與監察調查對短線情緒的非基本面衝擊。
歐洲:軟著陸基線與能源/外需風險並陳。
亞洲:日股受政策與企業投資循環支撐;中國內需修復仍需時間。

大宗商品

能源:IEA 供給盈餘預期+OPEC+ 復產節奏壓抑油價上緣,除非地緣突發升級;逢高宜保守。
農產品:WASDE 後進入事件驅動盤;可可維持天氣風險溢價。

外匯

基準情境:美元在降息定價壓力下偏弱震盪,EUR 受「歐央暫停」訊號支撐,JPY 對美債長端最敏感;關稅與地緣新聞是美元反彈的主要上行風險。

 

六、結論:

  1. 策略主軸:以「品質成長+現金流防禦」為核心持倉,搭配中短久期利率資產對沖事件風險。
  2. 風險地圖:關稅升級、數據可信度爭議、產業政策(移民/簽證)與資安事件,將放大單日波動與因子輪動。
  3. 交易節奏:在 FOMC 前後留意利率曲線與美元的共振方向——10Y 近 4%+美元偏弱的組合,利多股債同漲;若通膨或關稅衝擊使曲線再度熊化,應迅速降低風險敞口。

 

分享你的喜愛
亞太投顧編輯群
亞太投顧編輯群
訂閱
通知關於
guest
0 留言
回饋意見
查看所有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