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球市場金融週報 2025年10月第二週(10/7–10/9)

全球市場金融週報

2025年10月第二週(10/7–10/9)

全球市場呈現「信心與避險並行」格局。AI題材帶動美股再創新高,但英國央行警示估值過高;黃金突破每盎司4,000美元、比特幣再創歷史高點,反映市場對政策與地緣風險的避險需求。OPEC+僅小幅增產,油價維持區間震盪;美國政府關門導致經濟數據延遲、加劇市場不確定性。歐盟鋼鐵新關稅政策衝擊英國出口,而Tesla與BYD在不同政策環境下展現電動車市場分化。整體而言,資產表現呈現「高估值成長×對沖保值」的槓鈴結構,建議投資人採取質優成長與黃金防禦並行策略。

資料來源:BBC News、NASDAQ News

 

1)本週焦點

黃金「歷史新高」× 估值風險抬頭。
金價在亞洲盤一度衝破每盎司 4,000 美元,年內 ETF 凈流入創紀錄,與央行持續買盤共振;同時英國央行提醒 AI 重倉權值股估值「看起來偏高」,集中度風險升溫。

② OPEC+ 僅小幅增產。
11 月起名目配額僅 +13.7 萬桶/日,低於部分市場預期;油市短線受俄羅斯煉廠受損、海運浮倉下降等因素托底,但美元偏強、伊拉克—土耳其管線潛在恢復對漲勢形成上檔。

美國政府關門的「資料黑箱」。
關門進入第二週,航管人力吃緊引發延誤,官方統計遞延,拉高對企業前瞻與高頻替代指標的依賴。

歐盟鋼鐵組合拳。
擬將免稅配額削減至 1,830 萬噸、超額課 50% 關稅;英國鋼廠因 78% 出口流向歐盟而承受外溢衝擊,行業要求「英國專屬配額」。

電動車版圖分化。
Tesla 在美國推出較低售價車型以緩衝補貼退坡、股價回落;相對地,BYD 借由英國未對中製 EV 課稅與快速鋪點,成為除中外最大市場、9 月銷量年增 880%。

 

2)深度解析

  1. 「信心與避險」雙高位:槓鈴結構成形

金價創高並非孤立事件,而是政策與政治不確定性升溫、美元階段性回落、ETF/官方買盤同時拉動的結果;同一時間,美股由 AI 基建與半導體領漲再創高點,呈現「風險資產創高 × 對沖資產創高」的罕見並行。FOMC 語氣偏鬆但仍強調通膨上行風險,帶來「降息預期/高估值」的張力:高估值成長資產左尾風險增厚,硬資產(黃金)獲得更高的保險價值。

投資含義: 槓鈴配置(高確定性成長 × 現金流防禦/黃金)提升勝率;若關門快速落幕或通膨意外偏熱推升實質利率,金價易出現技術性回吐。

  1. 保護主義的二次效應:歐盟鋼鐵 × 英國外溢

歐盟以「抑制全球產能過剩與補貼扭曲」為由收緊配額與關稅,區內鋼材供應收緊、價差擡升,對整車、機械等下游客戶成本傳導;英國高度依賴對歐出口,面臨被「倒貨灌入」的貿易轉移風險。短期 EU 一體化鋼廠相對受益,英國鋼廠與進口依賴度高的下游承壓。

  1. 原油的三角拉鋸:小增產 × 供應擾動 × 美元

OPEC+ 僅象徵性增量,俄煉廠受損與海運浮倉下降提供地板,但若伊拉克—土耳其管線恢復輸送、美元轉強、或沙烏地官價持平所暗示的需求疲弱持續,反彈空間受限,油價以區間震盪為主。

  1. 關門的「微磨損」:作業摩擦與統計空窗

航管人力短缺已引發地面延誤與航路管制、每延一週恐拖累增長約 0.2 個百分點;更關鍵的是官方統計遞延,市場被迫更依賴企業財測與私營高頻數據,放大情緒對新聞標題的敏感度。

  1. EV 幾何:補貼懸崖 vs 關稅套利

美國補貼退坡壓抑購買力,Tesla 僅以輕量升級與價格微調對沖,市場期待的「降本或產品周期」並未到來;英國未對中製 EV 加徵關稅,配合經銷網絡擴張,BYD 快速搶占市占。全球 EV 龍頭將沿政策差異產生區域性結構分化。

 

3)全球市場回顧

美國:
S&P 500 與 Nasdaq-100 再創收盤新高,AI 基建(GPU/伺服器/記憶體)領漲;然而 10 年期美債殖利率約 4.13%、供給面拍賣牽動期限溢價,對估值形成上檔。

歐洲:
德國 8 月工業生產 -4.3% m/m,Bund/Gilt 受成長疑慮下行;歐洲增長脈動偏弱,ECB 近月降息機率低但長端利率相對有撐。

日本:
政策偏向擴張與領導更迭預期推升風險偏好,日經站上 47,000 歷史位階,同時日圓承壓。

大宗與數位資產:
油價在 OPEC+ 小增產與供應擾動下呈雙向震盪;黃金刷新高位;比特幣創歷史新高(> 12.6 萬美元),凸顯「法幣貶值/政策不確定」對沖需求。

 

4)經濟數據解析

美國:

  • 房貸與信貸: MBA 抵押貸款申請 -4.7%,30 年固定利率 6.43%(-3 bps),利率回落幅度不足以驅動需求回升。
  • 利率與標售: 10 年期殖利率約 4.13%,10 年期標售投標倍數 2.48,需求「尚可」。
  • 能源庫存: 原油 +370 萬桶,汽油 -160 萬桶、餾分油 -200 萬桶,庫存整體仍低於五年均;美國原油產量至 1,362.9 萬桶/日,接近歷史高點。
  • 關門影響: 官方重要數據遞延,政策決策被動依賴前瞻指引與高頻替代指標。

歐洲:

  • 德國工業生產 -4.3% m/m;零售銷售 +0.1% m/m;Sentix 信心回升,顯示需求/情緒溫和企穩但結構性阻力仍在。

日本:

  • 領先指標 CI 回升至 107.4(五個月高),政策連續性與偏成長敘事主導資產定價。

農軟商品(宏觀敏感):

  • 黃糖: 2025/26 供應順差(+410 萬噸)預估回升壓抑價格。
  • 咖啡: 美國對巴西豆關稅(50%)推高 ICE 庫存緊俏、價格走強;天氣(拉尼娜)為潛在上行風險。
  • 黃豆/玉米: 美國黃豆出口週增但年減、巴西播種進度領先;乙醇產量回升、但關門致出口數據延後。

 

5)市場展望

股票(Equities)
基調偏多、廣度偏窄。AI 供應鏈(GPU、伺服器、記憶體、雲端數據中心)仍是獲利能見度最高主線,但 BOE 的估值提醒與關門數據黑箱使「高估值×高不確定」並存。策略上維持「質優成長 + 防禦現金流」槓鈴;關注財測季是否出現中小型權值接棒以擴大市場廣度。風險:若關門提前落幕引發殖利率回升、或延後公布的通膨高於預期,可能擠壓估值。

債券(Rates)
在「偏鬆導向 × 通膨風險未除 × 供給壓力可控」組合下,美國 10 年期殖利率傾向 4.0–4.3% 區間震盪;歐債因成長疲弱、逢回有撐。資料遞延期內,久期表現相對中性偏多。

總體(Macro)
基準情境為「軟著陸 × 數據噪音」。美國關門仍是搖擺因子;歐洲製造疲弱壓抑 H2 斜率;日本在偏成長政策下表現領先,但需防止財政推進快於貨幣正常化所帶來的匯率副作用。

大宗商品(Commodities)

  • 原油: 受 OPEC+ 小增產與供應擾動支撐,但美元走強、伊土管線若恢復將壓抑上行;WTI 料於 70 多—80 低段箱形震盪。
  • 黃金: 在官方買盤與 ETF 流入的支持下維持多頭傾向;風險在於通膨意外再加速推升實質利率。

外匯(FX)
美元受相對增長與利差支撐、短期逢回偏強;歐元受製造疲弱拖累;日圓在 BOJ 正常化預期降溫下偏弱,若貶勢加速不排除官方干預升溫。

 

6)結論

市場畫面:
「AI 驅動的高估值成長」與「黃金等對沖資產」並肩創高,反映信心避險共存的槓鈴 regime。政策與數據不確定(美國關門)抬升對新聞頭條與高頻指標的敏感度;歐洲製造低迷與保護主義升溫,強化區域與產業「分化交易」主線。

配置建議:

  1. 槓鈴配置:超配 AI 基建鏈與高自由現金流防禦股,搭配黃金保險;
  2. 久期中性偏多:在 4.0–4.3% 區間內以事件驅動調整;
  3. 區域對沖:受關稅/配額影響的歐英鋼鐵鏈與英國 EV 銷量結構,採多空配對;
  4. 關注觸發點:關門持續時間、延後通膨/就業數據的方向、與月底之前的美債標售與央行溝通節點。

 

分享你的喜愛
亞太投顧編輯群
亞太投顧編輯群
訂閱
通知關於
guest
0 留言
回饋意見
查看所有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