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球市場金融週報 2025年6月第二週(6/9–6/13)

全球市場金融週報

2025年6月第週(6/9–6/13)

2025年6月第二週全球市場受到貿易戰、政治風險與經濟數據波動影響。世界銀行下修全球成長至2.3%,創1960年代以來新低。中美雖達成初步貿易協議,但關稅問題仍未解,市場反應冷淡。馬斯克與川普的政治衝突重創科技與航太股,特斯拉股價大跌。美國失業數據轉弱,聯準會態度轉趨觀望;英國則陷入經濟萎縮與失業率上升壓力。油價因中東局勢飆升,美元走弱,黃金受避險需求支撐。整體市場轉趨保守,未來仍充滿不確定性。

資料來源:BBC News、NASDAQ News

 

一、本週重大新聞摘要(Highlights of the Week)

  1. 世界銀行將2025年全球經濟成長下修至2.3%,創下自1960年代以來最慢增速,主因為川普政府的全面關稅與貿易緊張局勢擴大。
  2. 中美達成初步貿易協議,涵蓋稀土出口與學生簽證鬆綁,但多數關稅仍維持,市場反應冷淡。
  3. 馬斯克與川普政治衝突引發市場震盪,特斯拉股價大跌14%,SpaceX聯邦合約恐遭取消,科技與航太股受創。
  4. 中東地緣政治升溫與油價波動,伊朗與美國緊張升高,導致美國駐伊拉克使館部分撤離,WTI油價一度突破2.5個月高點。
  5. 英國4月GDP意外萎縮0.3%,加上失業率上升至4.6%,引發稅收上調預期與經濟衰退警報。

 

二、深度分析(In-Depth Analysis)

  1. 全球貿易戰與經濟增長下修

川普政府自5月起推行10%全面關稅及鋼鐵、鋁品等商品加碼徵稅,世界銀行將全球GDP增速預測從2.7%下修至2.3%。全球近三分之二經濟體遭到下修,其中歐洲、日本與美國最為顯著,市場憂慮跨國供應鏈中斷與投資萎縮。

  1. 中美談判進展有限,協議效力存疑

中美於倫敦重啟高層會談,針對稀土出口與AI半導體限制達成象徵性共識,並放寬學生簽證。但美方保留對中國徵收關稅的權力,川普甚至揚言若未獲更大讓步,將於7月9日前單方面加稅。該協議雖穩定短期情緒,市場卻不視其為實質突破。

  1. 馬斯克對川普開戰引爆科技與航太風險

馬斯克在社交媒體連番抨擊川普,導致特斯拉股價大跌、SpaceX合約恐失,連帶影響NASA 40餘個任務進展。科技投資人憂慮其分心與政治立場,#TeslaTakedown等抗議聲浪升高,特斯拉與SpaceX正面臨治理與資金壓力。

  1. 綠能政策反轉與投資中止潮

美國綠能產業受政治干擾,拜登時代的補貼政策遭川普政府擱置,Q1綠能投資下滑3.8%,價值逾60億美元的電池與甲醇項目遭取消。業界擔憂中國將藉機取得技術領先。

  1. 英國經濟陷入衰退邊緣

英國GDP月減0.3%,失業率升至4.6%,加上出口受美方25%汽車關稅衝擊,英鎊承壓,市場預期秋季預算案將增稅。基礎設施支出將拉動長期成長,但短期開支緊縮引發「類緊縮」疑慮。

 

三、全球市場回顧(Global Market Review)

全球股市於本週表現分化:

  • 美國股市在初期因就業報告強勁與中美談判重啟而反彈,但隨著川普宣布7月前將實施新關稅與失業救濟數據惡化,市場轉向觀望。納斯達克與標普小幅回吐。
  • 歐洲市場受惠於ECB可能暫停降息的鷹派聲音,歐元走強,股票市場短期回升。然而經濟數據仍疲弱,限制上行空間。
  • 亞洲市場受中美貿易協議樂觀氣氛帶動,惟出口與製造業數據疲弱,股市呈現震盪走勢。
  • 債市因失業數據與全球衰退風險提升,美債殖利率走低,市場預期Fed下半年可能轉向降息立場。

 

四、經濟數據分析(Economic Data Analysis)

  • 美國:5月CPI年增2.4%,月增0.1%,顯示通膨略有降溫。PPI月增2.6%,核心PPI年增降至3%。初領失業救濟金維持在248,000人高位,連續申請人數創3.5年新高,勞動市場趨軟。
  • 英國:4月工業與製造業生產分別萎縮0.6%、0.9%,職缺下降63,000,失業率升至4.6%。薪資成長5.2%,但企業因保險與工資負擔,紛紛凍結招募。
  • 中國:5月出口成長4.8%低於預期,進口下降3.4%,內需持續疲軟。貿易順差不如預期,壓抑市場信心。
  • 印度:2024財年GDP成長6.5%,但明顯低於前一年度的9.2%。因出口放緩與通膨趨緩,RBI下調利率至5.5%以提振需求。

 

五、市場展望(Market Outlook)

股票市場

科技類股受到馬斯克爭議與估值過高壓力拖累,高貝塔個股(如CSCO、PLTR)出現內部人拋售跡象。歐股受惠於央行鷹派語氣,短期穩健,但整體宏觀逆風仍大。亞洲市場則關注半導體與新能源車外銷前景。

債券市場

美債殖利率回落,市場預期下半年有望降息。歐洲債市受益於ECB降息暫停預期,德國公債吸引避險資金流入。

原物料市場

  • 原油:受美伊緊張、中東供應不穩與美國庫存下降推升,WTI突破67美元,高見2.5個月新高。
  • 貴金屬:黃金因美元走弱與避險需求攀升,漲至每盎司2,249美元。白銀則受製造需求不振拖累,上漲幅度有限。
  • 農產品:小麥與玉米因天候良好及播種進度快導致價格下跌;棉花受出口疲弱拖累。可可價格回升,因奈及利亞與象牙海岸供應趨緊。

匯率市場

美元指數跌至98.5以下,創3年新低,歐元與日圓走強。巴西雷亞爾創8個月新高,可能影響糖出口競爭力。

 

六、總結(Conclusion)

本週市場走勢明顯轉向防禦,貿易政策與政治風險成為壓倒性主因。全球投資人對中美協議成果抱持懷疑,並對川普可能進一步加徵關稅保持戒心。通膨數據雖趨穩,但勞動市場與工業活動疲弱,推升對景氣下行與央行轉向寬鬆的預期。

若無重大突破,2025年可能成為全球經濟成長放緩與金融市場高波動並存的一年,投資組合策略應更強調防禦性資產、分散風險與政策敏感度。

 

分享你的喜愛
亞太投顧編輯群
亞太投顧編輯群
訂閱
通知關於
guest
0 留言
回饋意見
查看所有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