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球市場金融週報
2025年6月第四週(6/23–6/27)
2025 年 6 月第 4 週,全球金融市場受以色列與伊朗停火協議推動,股市普遍上揚,美國科技與半導體領漲,油價從高點急跌至 67 美元,舒緩通膨壓力。川普暫停高額關稅至 7 月 9 日,但威脅恢復,促使 Nike 等企業加快供應鏈移轉。美國 GDP 下修至 -0.5%,消費信心走弱,反映經濟內需疲軟;俄羅斯經濟則因高通膨與戰費面臨衰退危機。市場短期樂觀但潛藏結構性風險,投資人需留意 Fed 政策與中東局勢演變,審慎操作高估值科技股與能源資產。
資料來源:BBC News、NASDAQ News
一、本週重大新聞摘要
- 中東停火協議舒緩能源市場
以色列與伊朗達成暫時停火協議,使原油價格從高點急速回落,市場情緒從恐慌轉為樂觀,全球股市連番上漲。 - 川普關稅策略震撼市場
美國總統川普暫停「解放日」關稅至 7 月 9 日,卻同時威脅恢復 25–45% 的高關稅,引發企業供應鏈重組,Nike 宣布將中國產線比重降至個位數。 - Tesla 自駕計程車遭安全調查
Tesla 在德州奧斯汀推出 Robotaxi 測試,影片曝光違規駕駛行為,立即遭美國監管機關調查,凸顯自駕技術風險與產業競爭壓力。 - 中國電動車(EV)全面領先引發地緣政治摩擦
中國依靠高額補貼與產業鏈整合,成為全球 EV 巨頭,西方對其數據安全及產業依賴風險愈加警惕。 - 俄羅斯經濟陷入結構性危機
儘管 2024 年 GDP 領先 G7,但俄羅斯如今面臨 9.9% 高通膨、20% 利率、勞動力短缺與油價崩跌,經濟步入衰退邊緣。
二、深入事件解析
中東停火協議:短暫平靜下的脆弱
伊朗議會通過封鎖霍爾木茲海峽的提案,曾一度使布蘭特原油飆至 $81,後隨停火消息跌破 $68。儘管緊張局勢暫時舒緩,市場依舊擔心違約與新一輪衝突爆發。中國作為伊朗最大石油買家,亦在其中扮演調停角色,顯示全球能源安全的脆弱性。
川普的「關稅賭局」與供應鏈洗牌
川普政府在稅收與補貼策略上採取極端雙重訊息,一邊談判稀土供應協議,一邊威脅恢復高關稅。Nike 表示這將增加約 10 億美元成本,因此計劃將中國生產比重自 16% 大幅降低到 2026 年的個位數。這不僅影響服飾業,更加劇美國企業「去中國化」與東南亞、拉美產業布局。
Tesla Robotaxi 與 AI 自駕競賽
Tesla Robotaxi 雖象徵自駕車夢想的重要里程碑,但實測影片顯示違規超速、急煞、與警車交互不順等問題,激發監管疑慮。此事件對 Waymo、Zoox 等對手可能短期利多,亦顯示 Tesla 對「成本優先、完全視覺系統」路線的堅持面臨風險。
中國 EV 戰略的全球衝擊
中國透過超過 2,310 億美元補貼,打造出完整 EV 生態系:從電池到車輛、再到充電基礎設施。BYD 與 XPeng 的快速崛起使其成為歐美市場的有力挑戰者。安全風險(「車輪上的電腦」概念)與過度依賴問題,引發歐美對於加徵關稅與設置技術屏障的政策呼聲。
俄羅斯戰爭經濟後遺症
2024 年俄羅斯因戰爭支出支撐短期 GDP 成長,但高通膨、勞力外流、基礎設施投資不足,以及 35% 的石油收入驟降,導致預期的溫和衰退正在發生。即使未來停火或局勢緩和,重返歐洲市場機會渺茫,經濟結構性衰退風險加深。
三、全球市場總覽與宏觀經濟分析
本週,全球股市受中東停火及寬鬆貨幣預期提振,紛紛創下數月高點。美國 S&P 500 與 Nasdaq 分別上漲超過 1%,科技與半導體股(AMD、Marvell、Broadcom)強勁,反映 AI 基礎建設投資熱潮持續。
美國 10 年期公債殖利率降至約 4.24%,原因包括油價下跌壓低通膨預期、Fed 被視為可能轉向溫和立場(甚至傳出川普可能提前換掉主席 Powell 的傳聞)。
歐洲與亞洲股市同步走高。歐洲 Euro Stoxx 50 漲逾 1%,受惠於能源成本下降;上海綜合指數、日經 225 也雙雙收漲。
然而,美國第一季 GDP 終值下修至 -0.5%,私人消費放緩,反映經濟內部需求乏力。德國商業信心意外下降,也顯示歐洲內需復甦脆弱。
四、經濟數據解析
- 美國消費者信心指數(Conference Board):降至 93(預期 99.8),反映中低收入家庭對通膨及未來景氣感到憂慮。
- 美國核心 PCE 價格指數:第一季調升至 +3.5%,凸顯通膨壓力持續。
- 資本財訂單:意外成長 +1.7%,顯示企業投資韌性。
- Pending Home Sales(待簽房屋銷售):上升 +1.8%,顯示房市出現回溫跡象。
- 德國消費者信心指數:下降至 -20.3(預期 -19.2),表現低迷。
- 俄羅斯:通膨高達 9.9%,利率高達 20%,引發 stagflation 憂慮。
五、市場展望
股票市場
科技、半導體、AI 概念仍是核心動能,投資人看好短線漲勢持續,但高估值與地緣風險可能帶來修正壓力。能源與防禦類股因油價下跌、停火降溫,短線面臨壓力。
債券市場
10 年期美債殖利率維持低檔,若未來油價與核心 PCE 再下降,7 月降息預期將升高(目前約 19% 機率)。歐洲公債需求穩定,尤其是德國 Bund。
大宗商品
- 原油:維持 $67–$69 區間,若霍爾木茲局勢進一步惡化,仍存反彈潛力。
- 貴金屬:因美元走弱與 Fed 溫和預期,金、銀小幅走高。
- 農產品:大豆、小麥、玉米等多數下跌,反映出口數據疲軟與全球供給增加。
- 軟商品(咖啡、可可):可可因西非降雨影響飆漲,咖啡價格則因巴西好天氣大幅下跌。
外匯市場
美元指數創三年多新低,歐元、日圓走強,反映市場預期美國政策將更加寬鬆;新興市場貨幣波動大,受貿易戰與大宗商品價差影響。
六、結論
本週全球金融市場展現出「外熱內冷」特徵:表面上股市創高、風險偏好回升,背後則是通膨頑固、內需疲軟與地緣政治風險未除。
川普的關稅策略與中東停火協議共同塑造出短期的市場樂觀,但未來若油價或核心 PCE 再度飆升,或 Fed 轉向鷹派,都可能迅速逆轉情勢。
建議投資人短線可持續關注 AI、半導體、消費科技等板塊,中長線則需密切關注企業獲利能否支撐高估值,以及地緣政治後續發展(尤其 7 月關稅政策及 Fed 政策動向)。